• shinsouhand
  • shinsouhand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53 帖子
    38 粉丝
    26 关注
    0 乐谱发布
    16 收藏

    个人介绍:

音乐欣赏的三个层面有哪些?

社区  >  问答 370217次 0次 2015-05-25 19:27 发自网页
偶听说过欣赏音乐好像有三个层面呢,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期望大家能详细讲解一下啦。
最后编辑于 2015-05-25 19:27
tan8.com

评论

(共10条)
我
发表评论
  • T_Swiftie

    感觉这个问题好深刻啊!学习了:lol

    10楼 2015年05月30日

  • 痴音

    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多道道啊,真是受教了,谢谢版主大人啦:lol

    9楼 2015年05月29日

  • LorraineJ

    LorraineJ 发表于 2015-5-27 16:23 受教了~版主太赞啦! 还要像您学习~~:loveliness:一起努力~:loveliness::hug:

    8楼 2015年05月27日

  • LorraineJ

    冰霜飞云 发表于 2015-5-25 19:49 第一层次是本能层次的欣赏。即是对音乐最本能、直观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源自人类祖先基因中对于大自 ... 受教了~版主太赞啦!:loveliness:

    7楼 2015年05月27日

  • 琴叟顽童

    看来,我还在第一层面。不要紧,继续做音乐的奴隶,只要爱听,感觉到是一种享受就行了。生活还要继续,音乐也会一直听下去。谢谢版主,让我加深了对音乐的了解!

    6楼 2015年05月27日

  • hailie

    最爱Bossa Nova。 话说二楼是我在弹吧看到过的最有品味的一篇文章。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不会只在一个层面停留。很多时候我们听很多音乐,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时期。我们听夸张的流行歌曲满足感官和七情六欲,享受那种庸俗到惬意的感觉。我们听爵士听香颂听民歌听古典,我们偶尔需要浸淫在那些自以为段位高超的小资情调中。我们也会在任何时候听过去曾听过的音乐,或反复播放的音乐,那里面有我们自己的心情和故事。 什么都得有,缺一不可。 赞二楼~

    5楼 2015年05月26日

  • 橙木木

    音乐已经与我的生活融为一体,有时它会替我表达感情...... 我也喜欢许巍哈哈哈!

    4楼 2015年05月26日

  • Mr.Jee

    万事皆知的版主大人,膜拜啊!学习了!

    3楼 2015年05月26日

  • 小弹

    冰霜飞云 发表于 2015-5-25 19:49 第一层次是本能层次的欣赏。即是对音乐最本能、直观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源自人类祖先基因中对于大自 ... 受教于版主大人了~~

    2楼 2015年05月26日

  • 兴华琴艺工作室

    第一层次是本能层次的欣赏。即是对音乐最本能、直观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源自人类祖先基因中对于大自然的声响产生的下意识判断。这一种情况的极端例子大概就是胎教,奏者无心,听者无意,纯粹是物理性的外部刺激,而产生了最直接的效果。大部分的爱乐者都是从这一层次入门。初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人,不会对开头那一段著名的“命运动机”的背景或来源有太多了解,被吸引的原因纯粹是被坚实有力的小三度音程乐团齐奏产生的音响效果所震慑;初听欢乐颂的人也不会对其中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有什么深层次的认识。 如果音乐欣赏的第一层次是本能层次的欣赏,那么泛人类情感化的音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所谓泛人类情感化,即主题为愉悦、哀愁、愤怒、爱情等颇为直接简单的情感——这也就意味着,最容易让大众都接受的音乐,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越少越好。马勒这种理想主义的疯子,肖斯塔科维奇这种政治艺术家,其作品必然不属于此列。 而进一步探讨泛人类情感化,生存和繁衍是人类最根本的主题。有一个标志可以判断你是否成功的达到了音乐欣赏的第一层次:你是否体验过“音乐高潮”。虽然未达到舞蹈艺术几近纯粹的程度,音乐艺术作为表演艺术中重要的一种,许多作品其艺术精华的至高点大部分是模拟性高潮。 因此,歌剧就是模拟叫床,交响乐是模拟高潮,室内乐则更像是在模拟前戏。 接下来谈谈第二层次——情感层次的欣赏。可以注意到,以上内容我写的都是古典音乐。因为古典音乐自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其内容在整体上有很大程度跳离了宗教、世俗的趋势,开始表现相当高度的普世情怀。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因此,西方古典音乐在人类音乐艺术里独树一帜。而当你进入了第二层次,更多跨文化背景的音乐艺术都将成为你的菜。 情景1:A normal weekday。晚上下班,9点到家。你无意此刻去探讨一些什么人生、爱情、痛苦、希望这些沉重的话题。仅仅是感到有些疲倦,准备泡杯咖啡,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于是你打开音响,挑了一张Stan Getz&Gilberto的专辑。当Bossa Nova的音乐缓缓从扬声器中流出,你仿佛置身于里约热内卢温暖的海滩边上,看着来自Ipanema的靓丽女孩们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你觉得很舒适。 情景2:桌子上是一个装满了烟蒂的烟灰缸,还有乱七八糟的资料和白纸。你理不清思路,一份策划憋了一个下午还是没有任何头绪,你需要一些东西让你镇定下来,帮助你理清思路。于是你在MP4里播放Yo-Yo Ma演奏的Bach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并接上音箱。在清澈温和的巴洛克音乐下,你的头脑慢慢理清了思绪。 这是音乐的效果。你很清楚那张专辑此刻最适合你,因为你知道它会说些什么。第一层次是音乐的奴隶,第二层次你是音乐的主子。除了那些泛人类情感的“理想主义音乐”之外,你学会去欣赏更多在情感上有着细微、精确表达的音乐。爵士,拉丁等跨文化的世界音乐往往能在这些方面满足你的需求,但这要求你在音乐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基础。这就和一个普通的西方人无法接受东北二人转,而一个身为表演艺术家的西方人,可以在专业角度上对东北二人转做出解读和分析一样。 另外探讨一下“小资”问题。所谓“小资”,大可认为是音乐欣赏水平尚漂浮在第一层次的人,自认为已经达到了第二层次。也就是,这些小资er只能领会到“啊,在咖啡厅里边喝咖啡,边听着爵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这样一种泛资本主义文化的概念程度——因为这是爵士音乐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而具体细化到爵士演奏家,或者音乐内容的一些细微情绪表达,这些小资er一无所知。 真正的“第二层次”音乐欣赏者,其实和附庸风雅是有很大区别的。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各种音乐情感类型的基础认识: 古典音乐:大部分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其作品大都会表现出普世情怀。巴洛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宗教情怀为主;古典主义时期出现一些普世情怀、自由主义的倾向;浪漫主义时期则以自由、爱情等个人情绪表达为主;二十世纪等现代音乐情况比较复杂,但脱不开政治、战争等主题。同时也会有民族乐派、印象主义音乐等多种流派,其内容的把握,需要对古典音乐有着全面的学习和认识。 爵士音乐:起源于美国黑人的布鲁斯,伴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成系统。和现代资本主义以及工业文化结合密不可分。以舒适、享受人生、乐观积极、随遇而安为主题,并未试图在哲学思想上有甚表达,很适合当代社会的“小资”文化。 以古巴为代表的拉丁音乐:表现激素。爱情、性、快乐、生活、旋律。跳舞,还是跳舞。笑起来吧! 中国民间音乐:感叹人生,感叹命运。充满哲学和禅的理念浸染,但往往带着封建主义中不可抗拒的悲剧感。 摇滚音乐:年轻、激素、破坏、造反、进步、爱。 法国音乐:比爵士更小资的音乐。多愁善感,旋律优美。 探戈音乐:浓烈的哀愁。 流行音乐:纯粹的艺术的市场运作的产品。其中要表现的东西,大都是针对其主要面对的消费群体的颇为狭隘内容。大浪淘沙兮啊,注定不会永恒,但是存在就有其必要性。 跨界音乐不讨论。另外其他过于细致的分类这里暂且不探讨。 总之,到达了音乐欣赏第二层次,是爱乐者的幸福。接下来谈谈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是对音乐和自我的结合。我的母亲,一听到样板戏,就想起了她在文革离的那段日子。楼下大哥哥,一听到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黯然神伤。接下来谈谈我自己的例子吧。 初中的时候,我特别痴迷于柴可夫斯基。还记得当时边做作业边听“悲怆”,还不知道啥叫愁滋味的我,到了第四乐章,忍不住的伏案痛哭。哭些什么?我也不知道。而现在,我一听到老柴的交响曲、协奏曲,我就想起了初中的那些岁月。 初三毕业那个暑假,那时我边听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边看哈利波特。因此第一乐章那如痴如醉的旋律,总让我有魔法的感觉。时隔多年,每当我再次听拉二,我就想起哈利波特,想起我初中毕业那个舒服的夏天。 高三,每个晚自习回来都练琴,犹如发疯一般的拉巴赫的无伴奏。现在,一听到恰空,我就想起高中那段苦逼+奋斗的岁月。 大一期末的时候狂听流行音乐。以至于一听到周杰伦的《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等专辑里的曲子,就会立刻想到自己大一尾声的那段时光。 大二去乌镇的时候,一路上都在听beatles。以至于现在一听到beatles,就想起乌镇的景色。 大四毕业到刚工作的那段时间,基本都在听探戈。最近听得不多了,但是我想以后每当听到探戈音乐,我必然会想起我的那一段日子。 最近听许巍非常多。想必以后也会忘不掉这段日子。 有许多歌或者音乐,听到了就会想起具体的人或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谁在KTV里都有不想唱的歌。谁都有听到了就会会心一笑的旋律。这些内容,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替代。当音乐真正的嵌入了你的记忆,它就和记忆划了等号,成了你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因为音乐已经褪去了其本身的外衣,被你占为己有,你们会一直相伴。有一个有趣的小问题:当你听着一段音乐的时候,你又是在共享着谁的记忆呢? 也许这就是我不太喜欢照相的原因,因为我需要纪念的东西,音乐里都有,没必要去翻相片。 也许这就是我爱乐十多年来,音乐给我的报答。 原谅这篇文章的虎头蛇尾,不过我要表达的也大概表达清楚了。 对于我而言,生活还要继续,音乐也会一直听下去。 摘自:网络

    1楼 2015年05月25日

TA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