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 Blythe
  • Dr Blythe 9朵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57 帖子
    112 粉丝
    9 关注
    49 乐谱发布
    6 收藏

    个人介绍:sempre cantabile e sostenuto

 布鲁克纳 E大调第七交响曲

社区  >  学琴日记 50596次 13次 2017-11-11 21:07 发自手机
 布鲁克纳 E大调第七交响曲 赏析 布鲁克纳是瓦格纳的热烈崇拜者。他的交响曲常与瓦格纳有关。一次,布鲁克纳携带自己的交响曲拜访瓦格纳,准备让他选择其中的佳作,题赠给他。结果,《第三交响曲》被选中,遂有“瓦格纳交响曲”之称。 1883年1月。一天,布鲁克纳正在写作《第七交响曲》。突然,他预感到供奉在自己心坛中的瓦格纳笼罩上了死亡阴影。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道:“有一天我回到家中,心里非常愁闷。我想大师未必还能活很长时间,这时候我就产生了这个慢板乐章的构思” 在痛苦的忧思中,一个哀歌旋律队布鲁克纳心中缓缓浮起...他奋笔疾书,把这支旋律作为第二乐章的基本主题写到交响曲中。 1883年2月13日,正当他写到乐章升C大调高潮部分时,瓦格纳死讯传来。布鲁克纳悲切地写完乐章最后一段。这里,他运用了瓦格纳曾在《尼伯龙的指环》中用过的四只大号,以表述自己真挚的哀思。 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原是一部表达对生活乐观主度的作品。因第二乐章响主对瓦格纳衷感动人的“葬丧音乐”,而使这部交响曲更为人熟知。 《第七交响曲》写于1881-1883年。1884年11月20日在莱比锡首演,大获成功。此作成为布鲁克纳的第一部攀上欧洲乐坛的名作,并为年近六十岁的作曲家带来国际声誉。 首演《第七交响曲》的指挥尼凯希曾回忆了当时布鲁克纳激动的情景:“他的双唇微颤,眼中含着泪光。老人抑住心中的激动。在他质朴正直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辉。这个充满善意的慈容,是不为失意而屈服的人才具有的。所有的人都惊奇地自问,为什么从前一直没能了解他的艺术。此曲真是1827年以来,最优秀、最杰出的交响曲作品。” 《第七交响曲》篇幅宏伟,乐思复杂。有人称它为“英雄”交响曲。但是,布鲁克纳的这部交响曲,更多的.还是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揭示出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中的种种奥秘。 第一乐章,中速的快板。 乐章开头,弦乐震音把人们带到黎明的湖畔。在初阳辉映下,水面上闪烁着斑驳的光波。这是布鲁克纳常使用的一种配器手法,作为背景音响,往往使音乐主题在交响画布上显示出更为鲜明的线条和轮廓。 在幻境股的音响背景中,缓缓升起一支宽厚的旋律。它先从圆号和大提琴声部迷们地昂起头来,沉郁的音调有悲切的冥想意味。但是,当它从管弦全奏中轰然响起时,那辉煌的气势,就像是一个苏醒的巨人,舒展着健壮的躯体,顶天立地站起来,向着新的一天发出狂喜的呼喊:强劲的浪峰在弦乐震荡中平静下来。第一小提琴断续哀叹,把副部主题召唤出来。这是一支富于幻想的抒情旋律,它在圆号和小号的陪伴下,从纯净的双簧管和单簧管声部姗姗而来。这个主题,温存中略带困惑,沉思中时有激动,就象在心灵深处萌发的一颗情种,包容了难以名状的种种复杂的感情因素。 当它在木管组滋生出枝蔓之后,刹时间就向管弦乐的广阔沃土繁衍开来。细腻的旋律交织,奇异调性的点描,反复震响的固定低音,富有力度的附点节奏,庄严地迎接着一个英雄的诞生! 但是,高潮突被打断。强烈的力度骤然化为纤弱的舞曲音调。在弦乐组舞蹈般的脚步声中,这支音调由木管奏出,矫健明朗,充满纯朴的乡土气息。这是呈示部的第三个主题,即结尾段主题: 作曲家在本是用武之地的展开部着墨甚少。他分别将三个主题轻轻唤来,并置对比着加以展现——第一主题,伤感而肃穆,仿如思缕万千,蕴于心底;第二主题,轻盈飘逸:犹如浮云远逝穹苍;第三主题,沉郁深重,在大提琴上侃侃而述,极富戏剧色彩。最终,积聚的感情在管弦乐队的悲壮轰响中迸发出来。 经历了动荡的途径,几个音乐主题结伴来到再现部。此时,两个主题都改变了自己本来性格。第一主题释去伤感的愁云,明快清新地出现在乐队广阔的音域中。第二主题也走出温柔之乡,在木管乐组呈现出坚毅的气质。高涨的音潮,浓烈的重彩,使这两个主题在乐章结尾中已具有宏伟的史诗般形象。 在辉煌的音响中,一个神话中的巨人,披着灿烂霞光,有力地指挥着管弦乐队奏完这个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 昂奋激越的余音,在万籁俱寂的太空久久回响…… 第二乐章,慢板。 这个乐章常被人们称为“挽悼瓦格纳的颂歌”。它常常独立成章出现在音乐会上、出版物上,或是用作“丧葬音乐”。1896年,在布鲁克纳葬礼中,人们就用作曲家自己的音乐哀悼作曲家的逝世。 当然,这个乐章并不是嵌入交响曲中的突兀而起的段落,前一乐章的伤感‘情绪在这里已深化到更具悲剧性程度,揭示出生活在人们心灵上的严重考验。由四支次中音大号,即“瓦格纳大号”奏出的浸透哀思的旋律,让不们禁不住垂首下泪,缓步前行。这个主题象是不绝不尽的悲声,长时间地,无边无际地蔓延着,纳入寰宇间一切深重的悲情,唤出人们心灵中痛切哀泣的最强音。主题旋律与乐器色彩水乳交融,庄重的悼念与绝望的悲叹鲜明并置,使这个乐段在极度哀痛中显示出崇高的悲剧性的思考。 当圆号和“瓦格纳大号”在晦暗的长音中低泣时,小提琴奏出明朗真挚的第二主题。它用三拍子圆舞曲形式奏出,轻盈平和,冲散了深重的哀痛,把人们带到对故人生前的种种美好的追思之中。 而后,两支主题相互交替,不断发展,仿佛是人们在脑海中不停地翻掠着生与死的两种情景、两种气氛。但,悲哀的潮水终于冲出围困于心的闸门!此刻,管弦乐队骤然从阴沉的升C小调转为光辉眩目的升C大调。弦乐荡起闪耀的光波,管乐用雄劲的旋律线织起幻境中的灿烂宫殿。人们被这凉人的气象唤醒,看到死者升腾到辉煌壮观的天界……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幻象而已。“瓦格纳大号”和圆号先后奏出低沉的第一主题,人们又回到悲哀的现实中来。但此刻,人们的心境已经平静了。在轻弱的乐声中,他们向谢世的亡灵默默举哀,无声无语地祈祷着死者的安息……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 弦乐奔驰的音型把人们从哀思中带到欢腾的生活大地上。小号、小提琴和单簧管,相衔奏出激昂的舞曲主题: 很快,这个主题就布满整个管弦乐队。富有动力的附点音型急促奔跑,象是人们向着美好生活前景在不懈地追求奋进。通个主题在乐章结尾反复出现,奠定了谐谁曲乐章的乐观基调。中段,热烈气氛趋向平静。小提琴吟出一支民谣凤旋律。它的音调柔和,节奏轻巧,在娓娓流淌的音乐溪流中,也飘来几缕惆怅的薄云。当它跃到清澄的木管组时,又显现出纯洁明净的抒情气息。 第四乐章,终曲。 这个乐章的基本主题建立在第一乐章的基础上。这不单为着首尾呼应,重要的是为整部交响曲写出了最后的结论。 主部主题在音调上与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相似,但节奏更铿锵有力,严如一首英雄性的进行曲。它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二小提琴以及中提琴,在明澈的高音区以激越的震音渲染着壮伟的气势: 这时,小提琴奏出开阔的第二主题。简朴的旋律,端庄持重,象是一个吟唱圣咏的队列稳健地行进。中途,木管乐不断扬起色彩绚烂的花束,为之喝彩:。 管弦乐队暴烈地奏出一个号角式主题,把充满崇敬气氛的圣咏吞没。它有力地推动音流向展开部涌去。 展开部很简短。开始,平静的情绪引入沉思。继而,圣咏与进行曲在简洁的交替中,积聚力量。刹那之间,管弦强烈地全奏出号角式的第三主题,开始了倒影式的再现部。先是富于戏剧性的第三主题再现;然后,圣咏行列(第二主题)踏步而至;第一主题则以英雄性的新姿态再现于乐章之尾,并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交织一起,构成华丽、壮观的宏大场面。布鲁克纳用充满幻想的大胆的音响色彩,写下了对生活乐观主义的结论,唱出了对于人类幸福的辉煌的颂歌。 布鲁克纳“住在一个小城镇的宗教环境中,但在他的内心却醉心于瓦格纳的管弦乐的辉煌成为,舒伯特的史诗般的气息,贝多芬的大胆,以及多瑙河畔的修道院的巴洛克式的丰富和热情”,“他的交响乐一开始就带着史诗般的语调,音乐象洪流,象宏伟的赞歌,广阔、泛滥”……“他的整个交响乐的诗意就是一首长篇的诗”。
最后编辑于 2017-11-11 21:07
tan8.com

评论

(共2条)
我
发表评论

TA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