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键乐器学习
  • 黑白键乐器学习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107 帖子
    24 粉丝
    0 关注
    0 乐谱发布
    0 我的收藏

    个人介绍:黑白键_最大的乐器分享社区,琴行,琴童,学校,老师,专业人事,乐器厂家,经销商聚集地

学习钢琴时应注意的坐姿

社区  >  问答 369116次 0次 2013-10-21 14:43 发自网页
人们常说“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就是说无论干什么事.包括最起码的站立、坐势也要讲究正确、自然的姿态。弹钢琴也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要感谢钢琴乐器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为钢琴演奏提供的最符合人体生理自然放松形态的演奏姿势;人可以以最轻松的状态坐着,以肩、臂、肘、腕自然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奏。   那么,什么是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呢?它包含以下具体内容: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使坐势、脚支点、手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与坐势高度,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出于少儿年龄不一,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同(实际上成年人也一样),要适应一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   因此,坐凳高度是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迎特告诫说:“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轻视坐姿高低的意义。但实际上。坐姿高度对一个钢琴家在弹奏技巧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提琴家如何持琴。   由于我们是以变化的人(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生理长势各不相同)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因此,不可能有每一个坐凳高度的统一标准,却有一个确定坐势高度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坐凳的高度应以孩子坐上琴凳,双手置于琴键时,肘部与键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九十度的钝角为宜。这种状态有助于手指完成各种技巧。在制作和调整琴凳时。如果过高一定要调换或锯掉,过低则应加垫硬物(不可用软垫),使坐势高度适合以上要求。   不可忽视踏脚凳(脚垫),幼儿习琴时,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悄况。这样孩子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形成不良的弹奏姿势。幼儿和高度不够的儿童都必须使用踏脚凳。   踏脚凳高度也要讲究,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不利于力传送到指尖。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稳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琴凳和踏脚凳的高度还应根据孩子发育成长的变化,腿、脚、臂长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正确的坐姿。确定座位同钢琴的最佳距离正确掌握琴凳的置放距离是保证弹奏姿势正确的关键。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   理论上,座位与钢琴的最佳距离以既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灵活动作,又保证身体可做前后左右的自由运用为宜.坐得太近,身体贴近钢琴,手的活动受限制,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坐得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还耗费力气.   可供家长掌握孩子座位距离的具体要点是:让孩子坐上琴凳.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握确定座位距离的标准,需要我们的家长能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以做必要的调整。踏脚凳的置放适当,以膝弯处的角度不小于直角,双脚略自然前伸为宜。坐凳深浅有讲究前面讲到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关系.其中座位是身体重力的主要承受点。在钢琴演奏中它还是移动重心的立足点。当弹奏需要更大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座位为支点的躯干的倾向传送出身体的重力.反之,也可以灵活地撤回重力。   因而,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这一点需要以坐凳的深浅来掌握。家长们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像坐沙发或靠背椅那样坐在琴凳上也就是说,坐凳不宜太深。坐得太深,首先会妨碍脚的支撑作用.躯干没有双脚的支撑,活动会失去稳定性,而变得没有把握。再则,坐得太深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易失去平衡,造成紧张。身体的自由倾向受阻会妨碍力量的传送。我们需要身体的重心前移躯干略向前倾,支撑点放在脚上,以便弹奏需要时,移动重心,将重力运送于指尖。   为此,坐凳宜稍浅一些。当然,也不能坐得过浅。如果坐在凳边.又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而无法调整重心,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   弹奏的不良姿势和弹奏姿势中存在许多怪形象、怪动作,养成习惯,很难去除。不仅外观不美,更重要的是不良姿势所得致的紧张和僵硬会危及正确演奏。孩子学琴伊始就必须注意防止和纠正。   比如:弓腰驼背,大多出于坐凳过高造成,是极其不雅观的一种弹奏姿势;端肩吊臂,这是极其紧张的一种不良姿势,对力量的运用危害极大,坐登过低容易造成这种毛病;纹脚绕腿,常见于弹琴时不用脚垫的孩子,使本来身体欠缺支点的情况更加严重化,若遇音域较宽时,身体倾斜而无支撑,会因重心不稳歪倒下去;僵硬直立,这可能出现在坐凳过深的情况中,伸直胳膊,紧张僵硬,人琴分离,运力不畅,无法灵活自如地适应弹奏要求。弹琴中,有的孩子还懒散地跷起“二郎腿”,有的过多摇晃和扭动身体,有的还有咬嘴唇、伸舌头等不良习惯.所有这些弹奏中出现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首先必将直接影响正常的弹奏;   其次,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不能忽视其直观的美感。因此,孩子从入门学琴起,就应坚持培养正确的弹奏势.
最后编辑于 2013-10-21 14:43
tan8.com

评论

(共1条)
我
发表评论
  • karenng1120

    要有高雅的气质,坐直但不要太直,在家的话 不要做太弯就可以了

    1楼 2013年10月21日

TA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