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大师说
  • 钢琴大师说 2朵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45 帖子
    449 粉丝
    0 关注
    0 乐谱发布
    0 我的收藏

    个人介绍:钢琴干货

沈文裕弹琴的特点,学钢琴的都应该学习一下!

社区  >  学琴日记 19845次 26次 2016-04-19 17:16 发自网页
沈文裕,著名钢琴家。师从刘建平、郑大昕,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音乐大学、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学习,后师从刘诗昆、周广仁。欧洲乐坛将他和郎朗、李云迪一起评为中国钢琴三剑客。 17岁,获得第14届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大赛第二名,也成了大赛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18岁,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得冠军。 2008年获得中央电视台钢琴大赛钢琴成年组冠军;目前沈文裕已与世界各国的40多个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过大约30多首钢琴协奏曲,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演奏任何不同年代,和不同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 沈文裕学琴的突出特点: 一是从不自满。沈文裕的生活从来低调、简单,为人处事不张扬。在别人学琴时视为畏途的地方,沈文裕却能轻松度过。他没有包袱,他是轻装上阵。 二是喜欢挑战。他从学琴起,就不喜欢与平庸作伴,常常是自我施压,始终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性。10岁时就要求郑老师给他自己布置更多的品 。更多的时候,不是来自老师的布置,而是自己去找来后在家里弹奏背着老师甚至是背着父母。 三是博采众长。聆听大师、观摩大师是郑教授针对沈文裕特殊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博采众长这一过程的完成,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模仿。模仿是创新的第一位老师,作品的各种处理包括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是感觉。模仿是大量地接触大师的风格、流派、发展阶段各异的作品,广泛地看和反复模仿,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感觉。后来接触了很多国际大师的CD片和录像带,就有很朴素、直观的感觉。他反复听了霍洛维茨的CD片,痴迷到有时深夜了听着听着竟疲倦得睡着了。听久了就有了自己的感觉,说:大师们并不是每个作品都弹得那么好,优势突出。 三是创新。“感觉”在量上的不断积累,就发生质变。由“自在”的王国进入了“自为”的王国。对作品的理解进入了创新阶段,这就是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演奏风格。
最后编辑于 2016-04-19 17:16
tan8.com

评论

(共7条)
我
发表评论

TA发布的帖子